其實對于房地產和經濟的關系,每個人應該都心知肚明,就拿最簡單的地方財政來講,大部分城市如果沒有土地收入的話,或許應該都是入不敷出。而且多方的媒體和專家也都喊話要振興實體工業,就拿上半年的華為搬遷事件來講,房價的影響也十分明顯。偉業龍湖上城售樓部了解到,近日俠客島報道了一篇關于地方管跌不管漲的文章,其中提到了安徽一項目降價6000元之后引起相關部門的調研,隨后房價又漲了上來。又提到了蘇州市的降價未遂事件,這一切發生之后,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質問,房價為何不能降?管跌不管漲是否還將繼續?
其實,所有的根源還是在土地市場,尤其是對于地方來講,房地產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,地價與房價相互影響,也隨著市場水漲船高。尤其是前兩年地王頻出的時代,讓市場上形成了高地價就能賣高房價的錯誤邏輯,而隨著調控的升級以及樓市的降溫,房價下來了,但是地價卻并沒有受到影響。雖然目前的土地流拍增多并且溢價開始走低,但是整體來講還是上漲的。地方不希望看到房價降幅過大而引起未來土地收益減少,所以任何關于房價下跌的行為都會被制止,這也算是情理之中,畢竟經濟比起買不起房來更加重要。
當然,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房企降價之后所帶來的影響,看看那些房鬧,一降價就退房的情況下,為了維護市場,相關部門也得出手干預,畢竟降價幅度如此之大,房企是否按照備案價格進行銷售,如此降價是否合法等都需要相關部門的介入。所以,這兩個只是個例,或許會引起市場輿論,但是從市場角度來講是利好的,畢竟房企不能夠肆意的降價。
當然,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測,房地產調控毫不動搖和房住不炒應該是共識,地方的做法雖然看起來欠佳,但是能夠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,畢竟如此降價就有些惡意競爭的行為。當然,相關部門也應該深入調查,比如房企降價的理由,比如房價下跌的比例是否合法,房子本身是否值這個價格。當然,對于市場來講,這樣的事情僅僅是個例,地方管跌不管漲也是表面的意思,畢竟調控一直在繼續,只不過卻有人持續進入市場,看看現在的那些炒房者,被套牢之后才悔之已晚。